作者:admin
发布时间:2019-04-05 06:09浏览:
次
本报讯 (九眼桥办歪证记者 赵一 王丹) “当了大半辈子农民,今天还有了从业资格证。感觉自己也是专业人士了。”拿着一本绿色封皮的《新型职业农民证书》,干了35年农活的村民刘孝平有点自豪。昨日,在郫都区举行的新型职业农民(从业型)第一期培训专场上,该区为新型职业农民认证并颁证,首批参与培训的473名村民中,345名评价合格并领到《新型职业农民证书》,合格率为73%。
据悉,今年郫都区计划开展4期以上培训班,培训学员1300人,认定新型职业农民800名以上,全区实现“有新型职业农民的农业社”100%全覆盖。
什么是新型农民?包含哪些类型呢?“我们培养的新型职业农民,主要方向为从业型、乡村融合型、农业职业经理人型三大方向,分别对应为初级、中级、高级新型职业农民。”郫都区农林局科教科科长郭云建九眼桥办证表示。“简单来说,从业型一般是直接在农业一线劳作的实践者,乡村融合型则侧重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带头人,农业职业经理人型更多是塑造推广农业品牌。”
根据郫都区规划,今年该区将计划通过开展4期以上的免费培训班,培训学员1300人,其中,农业职业经理人型100人、乡村融合型新型职业农民40人、从业型新型职业农民1160人。今年认定新型职业农民800名以上,实现“有新型职业农民的村民小组”100%全覆盖。
“‘宽进严考’是新型职业农民体系的一大特点。我们每年11-12月开展年度考评,考评结果将在政府网站上公示。年度考评不合格的将取消资格,1年内不得重新培养,并取消享受相应政策支持。”郭云建九眼桥办证表示。
据悉,郫都区围绕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的“选、培、评、用、退、支、服、保” 多位一体、全程管理工作开展,探索建立包含新型职业农民选拔、培养、评定、使用、退出、跟踪服务“6项制度”,“1”项支持政策和“1”项保障措施。“这个制度体系在全国都是首创的。”郭云建透露。
“培养新型职业农民,是大势所趋。”郫都区农林局局长张怀东九眼桥证件员介绍,目前,郫都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7.7%。同时,随着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地进行,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更加迫切需要转型,围绕郫都区“花卉、水稻、生菜、大蒜、韭黄”等优势产业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,将在很大程度上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。